2024年10月14日,由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出版的《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图景:现状与前行》在线上正式发布,本书的成功发布也得到了基金会中心网、多家企业基金会及相关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与支持。


近年来,企业基金会已经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企业基金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当前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此相对的是,我们对国内企业基金会的观察、研究还远远不够。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图景:现状与前行》一书应运而生。


本书由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志鲲基金会副理事长、和众泽益创始人王忠平统领编写,依托基金会中心网提供研究数据支持,以及13家企业基金会提供案例研究支持,聚焦于我国企业基金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点剖析了企业基金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旨在为我国企业基金会的未来发展探索出一条更加美好的路径。


发布会伊始,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吕全斌作开场致辞。


开场致辞


吕全斌理事长首先对书籍的发布表示热烈祝贺。企业基金会增长快速,在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本书不仅为企业基金会领域提供了一份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报告,也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基金会中心网为本次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吕全斌董事长表示基金会中心网将持续支持研究,并希望通过更多交流与合作,为行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源,共同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随后,和众泽益共同富裕和志愿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颖丹进行了新书内容解析。图片

书籍推介


第一部分“总报告”对企业基金会的概念、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功能与作用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大家了解中国企业基金会提供了全面视角。同时基于基金会中心网提供的详实、客观的数据支持,对企业基金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提炼出中国企业基金会的发展亮点,归纳出当前发展面临的十大发展难题,并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第二部分“文献篇”对国内外企业基金会自诞生以来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完整梳理,包括国内外企业基金会的发展特点、治理挑战、研究动态等内容,便于大家在全球视野下,对企业基金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部分“案例篇”集聚了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北京网易公益基金会、上海来伊份公益基金会、北京五八公益基金会、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龙湖公益基金会、蒙牛公益基金会共计13家企业基金会在运营与项目开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力求为行业同仁提供更多参考与借鉴,引发更多关注与思考,从而推动企业基金会的持续发展与壮大。


企业基金会代表——龙湖公益基金会孙潇进行了经验分享。图片

企业基金会代表经验分享


龙湖公益基金会秉持“善待你一生”的使命,开展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并于2023年进行战略升级,聚焦乡村振兴及一老一小板块。


在发展中,龙湖公益基金会沉淀出五大核心价值:

践行承诺,以结果为导向;从问题出发,挖掘真实需求及寻找解决路径;以受益人为中心;发挥龙湖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多方深度卷积,助力行业发展。


最后,王忠平教授进行了关于本次研究的总结分享。

图片

总结分享


企业基金会已经走过四个发展阶段。根据调研,研究总结出企业基金会的多重现状与特点:

具有公募资格的企业基金会占比偏少;企业基金会以资助型为主,资助型企业基金会占比超过六成;民企和国企是企业基金会的重要发起方;企业基金会主要在省级民政部门注册,在民政部和市级及以下民政部门注册的比例不高;企业基金会全国发展呈现明显不均衡性;企业基金会评级情况不乐观,超过一半未获得3A及以上评级;近八成全职员工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整体教育水平较高;近八成项目为区域性项目,全国性项目较少,国际化项目稀缺等等。


《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图景:现状与前行》一书的成功问世集结了多方力量,搭建了行业合作交流、精诚合作的良好格局,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升相结合,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既有理论,也兼顾了实践,针对性强,为企业基金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书的出版发行是企业基金会研究领域的一大成果,也是后续研究的良好开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更多机构、更多企业和个人投身公益事业及相关研究工作,共同推动中国企业基金会的繁荣发展,共建和谐美好社会。



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图景:现状与前行

 

近日,我接到忠平兄的喜讯,在和众泽益伙伴们的努力下,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图景:现状与前行》即将出版成书。忠平兄希望我为新书作序,令我感荣幸。

今年年初,这份报告在中国基金会行业数据发布会上发布摘要自去年忠平兄与我达成企业基金会发展报告的共识,和众泽益团队经过数月时间,系统梳理了中国企业基金会的发展背景与历程,以基金会中心网的数据为基础,呈现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的真实现状,总结提炼出发展中的亮点和难题,并给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这是基金会中心网与和众泽益深度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基金会中心网进一步用数据服务行业研究、助力行业建设的一个新节点。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而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为个人、企业、社会组织设立非公募基金会打开了窗口。伴随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一系列政策支持,越来越多企业和企业家选择通过设立基金会的方式回报社会履行责任企业基金会为代表的非公募基金会在我国迅速发展,引导大量私有财富进入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1850家企业基金会,这个数字是十年前的近六倍全国基金会中,企业基金会的数量已经占到约20%。其中1392家企业基金会由民营企业发起成立,以75.2%的占比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企业发起的基金会

企业基金会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符合政府和社会的期待;同时,基金会这种具有现代意义的组织类型能够把企业公益慈善用现代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式表达,实现企业美誉度的传达。企业基金会的发展也能够将企业在管理和治理方面的优势注入公益慈善领域。根据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的数据,大型非公募基金会在信息公开方面的整体表现已经超过了大型公募基金会随着对第三次分配认知的不断深刻和共同富裕的加快推进,企业基金会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发挥更加亮眼的作用。

在基金会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际,通过数据真实地呈现中国基金会行业发展的成果和现状成为一项必然要求。基金会中心网作为一个由国内35家知名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促进基金会行业公信力的平台,目前拥有中国基金会自2010年以来全量的数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数据,看到中国基金会发展的情况、趋势和关键问题,并努力推动基金会更加透明和有效。

过去,基金会中心网不定期开展过“企业基金会发展研究报告”等一些议题报告。2023年起,我们联合多家行业研究机构和专家,以广泛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对行业重点议题进行了更加系统细致的分析,形成重点议题数据报告,以期引发探讨,为行业长久发展提供更多创新空间。这次与和众泽益合作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图景:现状与前行》成果的出版,为我们夯实基础数据服务,支持行业专题研究,探索一条更专业、更高效的新路径注入了强心剂。

  

基金会中心网秘书长  吕全斌



  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主体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基金会逐渐成为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彰显出独特的社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企业当好“企业公民”,强调“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新增第八十五条“国家鼓励、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新增第八十八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设立慈善信托开展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从立法层面明确了国家支持与扶植企业基金会的意愿与态度,为企业基金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强有力的外部推动与自动自觉的责任驱动下,众多企业纷纷探索以成立企业基金会的方式,更加系统、高效、长久地开展公益实践,在扶弱济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老救孤、科教文卫、生态保护、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共同富裕这一时代命题,从企业基金会这一第三次分配重要载体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更广泛地推动企业成立基金会更尽责地推动企业基金会承担自身使命更充分地发挥企业基金会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共同富裕实现方面的作用,是一件极具意义与价值的事情。

基于此,我们编写出版《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图景:现状与前行》一书,对当前企业基金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企业基金会的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书分为“总报告”“文献篇”“实践篇”三个部分,希望从现状、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分析目前中国企业基金会的情况。“总报告”以企业基金会的各项数据为基础,通过量化的客观分析,呈现企业基金会的发展动向与趋势,总结企业基金会的发展亮点,剖析企业基金会的发展难题,并对企业基金会的未来发展给出针对性建议。“文献篇”从理论研究入手,梳理国内外企业基金会的研究理论,展示国内不同的发展脉络,清发展模式与特点。“实践篇”则聚焦优秀企业基金会的发展实例,详细介绍各具特色的管理创新与实践创新,为行业伙伴提供更多可供借鉴与讨论的宝贵经验。

和众泽益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们期待以本书为媒介,链接公益伙伴,聚合公益力量,推动更多的企业基金会向阳而生、向善而行。


编者

20245月27日


购书,请联系15811578629。